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商家企业 > 正文
    购物车
    0

    做好农村开放型经济新文章

    信息发布者:mamiya
    2017-05-27 11:26:30   转载

    【摘要】农村地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对于解决我国经济新常态诸多问题及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都具有积极意义。构建农村开放型经济体制建设应引导政府职能转变、培育新兴产业、构建农村经济市场化制度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非常重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完善内陆开放新机制,这就为农村地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农村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对构建我国整体开放型经济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贸新变化做出的尝试和探索。

      农村地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对于激活农村市场经济、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减慢,在金融双向开放和服务贸易等领域多重问题亟待解决,在此时代背景下,构建农村地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于推进我国经济资源合理配置,深化改革开放,实现开放型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为扩大农村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加速内陆和农村地区开放经济发展,国家出台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建设提供政策指引,同时也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从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和农村地区拓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农村地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对于激活农村市场经济,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质量,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坚持对外开放,其具体步骤就是优先从东部地区进行对外开放,逐渐向中西部拓展,但广大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对外开放要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为此,国家非常重视中西部农村地区开放型经济建设。从产业转移的历史经验看,受到劳动力和物流成本影响,产业转移必将经历从国外到我国东部,从我国东部再到中西部,以及从城市到农村的转移过程。

      农村地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面临着市场化程度低、外向型经济规模有限等问题

      农村地区经济市场化程度低。在农村企业发展层面,缺乏国有企业支撑,个体私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由于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和相关政策支持不到位等因素制约,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较弱,无法在国际竞争中获得话语权。加之受到自然环境、交通、政府政策和投资软环境影响,广大农村地区很难形成对国外投资的吸引点,外部投资很难引入。

      外向型经济规模有限。由于缺乏相关实体企业,多数农村地区能够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产品多来自于电子商务途径,这些小微企业通过推销农村地区土特产,作为为数不多的外向型经济,由于受到自身技术限制,参与对外商品贸易的产品多集中在原材料或初级加工层面,产品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

      新兴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成熟,互联网购物、电子商务对于人们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陌生名词。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产业、物流产业等新兴产业已经在农村地区得到广泛发展,但从发展程度看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企业规模小、存货周期短成为其主要特点。

      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开放型经济对金融、物流、绿色产业等第三产业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第三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但由于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仍然以第一产业为主,现代服务业相对滞后,限制了农村地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的发展空间。

      从细节着手、从全局着眼,全力推动农村地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十三五”期间,我国将会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型经济建设,进一步提升对外贸易、引入外资和对外投资水平。从国内看,随着我国东部地区和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建设成果初见成效,广大农村地区将成为国家进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的新阵地,农村地区如何利用好国家政策,积极参与到世界经济发展之中,成为未来摆在农村地区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应该通过新兴产业培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构建农村经济市场化制度体系,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发展现代农村等有效措施,构建农村地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特别是要积极借鉴城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经验,积极把握和承接城市产业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良好契机。

      一是引导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农村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十三五”期间是农村地区经济市场化建设的攻坚时期,为此政府应该积极主动作为,为农村地区经济市场化有序推进提供政策引导和实际支持。一方面要进一步减少市场准入条件和行政审批程序,不断加强对农村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和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提升政府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外贸竞争优势企业,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国家“十三五”规划对发展对外贸易的总要求。通过政府对农业技术、生物工程、农产品深加工等对外贸易优势产业扶持帮助,不断提升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的质量和品牌效应。积极营造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经济环境,从政府税收和融资等方面对中小微企业发展予以支持,并逐渐建立起适合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长效税收政策体系。

      二是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广大农村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国家战略和政策来积极培育新兴产业,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产业和现代化水平。从外部因素看,“一带一路”战略为广大农村地区参与周边国家经济往来提供了可能和便利条件,只要农村地区商品符合周边国家市场需求,国际贸易就有可能达成。从内部因素看,“互联网+”为广大农村创业者提供了创业基础条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则能够为创业者的创业活动提供政策支撑和外部环境营造。

      三是构建农村经济市场化制度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首先就是要解决农村地区经济市场化问题,只有构建起系统的市场化制度体系,所有经济活动都围绕市场化展开,农村地区经济才能够激发潜力,农村经济才能够真正获得发展,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谈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问题。此外,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始终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广大农村地区在交通、企业投资环境、自然资源开发、劳动力转移、物资流通等多个环节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政府应该从农村地区开放型经济建设大局出发,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球化现实背景下,农村地区开放型经济新机制构建就应该紧紧抓住全球产业重新布局和我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契机,以农村地区自然资源为依托,积极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鼓励农村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产业,不断增加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特别是在交通和物流方面,畅通农村与城市之间交通和物流网络。积极主动适应国内外环境变化,推动经济国际化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加快农村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统筹规划,实现农村地区开放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总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农村地区就应该顺应国际新形势和国内政策新变化,按照国家对农村地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的总体构想,从细节着手、从全局着眼,以推进农村经济市场化作为重点,加快产业发展和机制建设,全力推动农村地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

      (作者为郑州大学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裴长洪:《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理论研究纲要》,《经济研究》,2016年第4期。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人民论坛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